11月14日,学院邀请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卢卫中教授在公共教学楼120同传实验室举行蓝色大讲堂专题讲座,主题为“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的隐喻人机翻译对比研究——以我国时政文献为例”。讲座由学院院长钟伟良主持,学院教师代表、教育硕士研究生及毕业年级本科生代表参会。
讲座中,卢卫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翻译的关系,特别是ChatGPT在隐喻修辞翻译方面的表现。卢卫中通过分析我国时政文献中的隐喻翻译案例,对比ChatGPT译文与官方译文的差异,揭示ChatGPT在隐喻翻译上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与对策。
卢卫中对目前学者、社会对于GPT的观点进行了简要介绍。他从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出发,重点对比了对原文中的隐喻加工以及增减喻体等方式在翻译实践中的AI与人工智能处理的不同效果。他指出,虽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具有准确、流畅、自动等翻译优势,但是却缺乏语境和文化因素的考虑。卢卫中通过若干个例子详细地介绍了对原文中采用的隐喻喻体的翻译加工和在译文中添加目标语中特有的隐喻喻体这两种隐喻喻体翻译方法,使我院师生对隐喻喻体翻译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次讲座为我院师生提供一次全面了解大语言模型背景下隐喻翻译研究的宝贵机会,有效提升了我院师生的学术、科研水平。